这两年
HPV疫苗和宫颈癌的话题热度一直没降过
最近,随着9价疫苗在杭州等地相继上市
我们又收到一波问题留言
2价、4价、9价HPV疫苗差距究竟有多大?
打了HPV疫苗,就一定不会得宫颈癌吗?
有过性生活还能不能打HPV疫苗?
HPV筛查怎么做?
怎么预约HPV疫苗最方便快速?
看过了很多科普
却依然不懂HPV?
今天,就请专业的妇科医生做一次权威科普
彻底终结你所有的疑问!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分钟就有1名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每2分钟就有人因此失去生命,有年轻化趋势。
HPV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英文缩写。HPV家族中有众多成员,其中一小部分和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被称为高危型HPV。99%的宫颈癌都是由此类病毒造成。
HPV的传染源是患者及带病毒者。
性接触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间接传播:密切接触,如共用浴盆、毛巾、马桶坐便器等。
母婴传播:婴儿通过孕妇产道的密切接触。
HPV 感染很常见,有性生活的女性大约有70%到80%都可能感染过这种病毒。
但是很多感染都是一过性的,即使不治疗也会被机体免疫反应消除掉。
只有一小部分(10-15%)呈现持续性病毒感染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发展成宫颈癌,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一般需要经历 25~30 年。
所以说:HPV 持续感染,才是宫颈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必要条件。单纯 HPV 感染不一定会发生宫颈癌。
2价、4价、9价疫苗
究竟有哪些区别?
HPV疫苗 |
九价 |
四价 |
二价 |
预防HPV病毒类型 |
HPV6、11、16、18、31、3、45、52及58病毒亚型 |
高危病毒HPV16、18型 较低危病毒HPV6、11型 |
高危病毒HPV16、18型 |
适用年龄 |
16岁-26岁女性 |
20岁-45岁女性 |
9岁-45岁女性 |
预防疾病 |
HPV引起的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生殖器疣、持续感染、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即能预防90%的宫颈癌) |
可预防由HPV16、18造成的宫颈癌上皮内瘤样以及二级病变和原位腺癌 90%的生殖器官尖锐湿疣由HPV6、11型引起 |
可预防由这两种病毒造成的宫颈癌上皮内瘤样以及二级病变和原位腺癌 |
接种时间 |
0-2-6 分三次注射 |
0-2-6 分三次注射 |
0-1-6 分三次注射 |
防控宫颈癌率 |
92.1% |
84.5% |
84.5% |
杭州接种价格 |
每针1326元(含28元接种服务费) |
每针826元(含28元接种服务费) |
每针608元(含28元接种服务费) |
注: 1、“价”代表了疫苗可预防的病毒种类。 “价”数越多,可以预防的HPV类型就越多,保护也就越全面。 2、HPV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需自费接种,也可以使用医保历年账户余额进行支付。 |
当然有。
虽然二价HPV疫苗只针对16和18型病毒的感染,但目前研究表明,70%的宫颈癌发生与这两种病毒有关。针对宫颈癌,二价HPV疫苗提供的保护丝毫不逊于4价/9价疫苗。
其实,比起年龄,有没有性生活更加关键。HPV疫苗对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效果最佳。但是即便有过性生活,照样可以接种疫苗。
(1)对HPV疫苗成分或酵母菌敏感的人不能打;
(2)敏感体质、长期患病、长期服药的人群,慎重考虑;
(3)怀孕或备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不建议打。
HPV疫苗主要在社区服务中心接种,除了打电话预约,还可以通过支付宝预约:
1.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宫颈癌疫苗”,点击“疫苗服务”;
2.点击宫颈癌疫苗“在线预约”;
3.选择“省份-城市-所属区域”进行预约登记;
当然不是。
因为HPV病毒有100多个型别,现有疫苗重点是针对高危型HPV 16和18进行打击,即便是9价疫苗也并不能100%预防宫颈癌。
但是其他HPV型病毒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即便接种过疫苗,还是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检测人是否携带HPV,可以一次检测出所有高危型HPV。
HPV检查注意事项:
避开月经期;
检查前24小时内不要有性生活;
前三天内不要做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内药物。
检测有无宫颈异常细胞。可检出几乎100%的宫颈癌。但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学满意率下降,影响诊断率。
TCT检查注意事项:
1.避开月经期;
2.检查前至少 48 小时内禁同房、阴道灌洗或使用阴道栓剂等;
3.患宫颈炎或阴道炎患者,最好在治疗后再进行检查;
4.如发现原因不明的阴道流液或不定期的阴道出血,应立即检查。
有性行为的女性,从21岁开始就要筛查。
21~29岁:如果TCT检查阴性,每3年检查1次;
30~64岁(以下任选一):TCT检查阴性,每3年1次;HPV筛查阴性,每5年1次;TCT+HPV筛查均为阴性,每5年1次;
65岁以上:若过去10年内,连续3次TCT检查阴性或连续2次HPV阴性,无子宫颈上皮内瘤(CIN)病史,可考虑停止筛查。若以前有CINⅢ级、原位腺癌病史,应在病变自然消退或临床治疗后持续筛查20年,甚至延长筛查至65岁以后。
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一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不等于癌前病变(低级别的连癌前也够不上)。根据细胞异常程度分3级,1级为轻度,2级为中度,3级为重度。轻度自然消失的可能性比中、重度大,重度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比轻度大。从CIN发展为癌症大约需要 10 年,而CIN的治愈率达到 98%。
如果筛查结果有异常,需接受进一步检查或诊断,以确定是否有癌前病变或子宫颈浸润癌。